最近叔叔有个朋友即将出国生活,陪着他一起去的还有养了多年的猫咪,但是朋友突发奇想:中国的猫咪去了国外,能和外国的猫咪交流么?
要讨论这个问题,我们要从猫咪的肢体语言和与人相处的社会化习性入手。
现代动物学的研究已经给了我们明示:喵喵叫的声音仅仅是猫咪用来和人类沟通的,而同类之间发出的更多的是呼噜声、哈声和咆哮,或者干脆沉默不语。
猫咪被驯化的历史大概有5000-6000年,作为野外优秀的猎手+独行侠,猫并不是被人类主动引进,而是主观上有意地接近人类的。不得不说这是猫咪心机的一个表现:虽然有着优秀的捕猎能力,却甘愿享受嗟来之食。
在与人为伴的过程中,猫咪自动生成了喵喵叫这个让人心都化了的声音。
但是猫咪与猫咪沟通,却完全不是依靠喵喵喵,而是通过这三种声音:
1.咆哮声:这是一种攻击型声音,一般由一只猫咪主动发出,往往出现于一只猫咪侵犯了另一只猫咪,被侵犯的猫咪会发出咆哮声以示威严,企图驱赶对方。
2.嚎叫声:嚎叫声多为发情声音,公猫母猫不同,根本目的是吸引配偶。
3.哈声:这是一种防御型声音,与咆哮声对应。
实际上猫咪与猫咪之间的语言沟通并不能算常规意义上的“交流”,而更像一种吵架或争吵,如果翻译成人类的语言大概可以翻译成:
“你愁啥?”“瞅你咋地?”“你再瞅试试?”“试试就试试!”“你瞅啥……”
猫与猫之间传达情绪,并不需要像人类一样详尽的语言,而是依靠肢体动作配合以上三种语言,就足以完成表示情绪和传达信息的需求,这三种声音从全世界的角度来说,没有任何不同。
猫咪不需要语言,就可以通过对方的咆哮声、嚎叫声、哈气声和肢体语言,配合声调大小,就能辨认对方处于愤怒还是悲伤,是饥饿还是口渴,是要与你打一架还是仅仅是不小心路过打扰了。
三种基础声音+炸毛+摇尾巴,就足够全世界的任何猫来互相沟通了。
所以我们丝毫不用担心猫咪出国后和外国猫咪沟通有障碍,因为在猫界,情绪的表达是没有隔阂的~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kynw.cn/cwdq/24366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宠物百科,知识大全
用心呵护,陪伴宠物成长
减轻焦虑,增加兴趣
更多宠物知识就在宠物网
上一篇:本土犬种“昆明犬”有多优秀?相信养过的人都清楚
下一篇:返回列表